学术发表概述
澳门赌场平台官网自2000年成立以来,以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为主线。在国情,政府创新与改革,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管理,危机研究等方面,对重大理论与应用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科学技术和资源环境政策,发展规划,台湾问题研究,诚信研究,国际战略和发展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截至2017年底,已发表论文近3,300篇,其中SCI和SSCI论文210余篇,A +出版物发表论文80余篇,近290册(包括编译),编辑问题《公共管理评论》,[0x9A8B学术期刊]和《国情研究报告》等政策报告,研究所研究工作的要点和学术贡献在学术和实践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05年以来学院重要中文学术发表
序列号 结果主题 作者 成就的来源和时间 1。 适应性改革和过渡时期公共政策进程的局限 薛瑜 《中国非营利评论》,2017年第9期 2。 “就业 - 出生”关系的变化与双农家政策的兴起 -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国“两个孩子”时代的家庭政策 蒙克 《中国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 3。 退休对中国老年人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刘胜龙 《社会学研究》,2017年第9期 4。 政府间关系视角下的社会政策传播——以城市低保制度为例(1993-1999) 朱旭峰,赵辉 《人口研究》,2016年第8期 5。 技能特定,福利国家和欧洲一体化——英国脱欧的政治经济学 蒙克 《中国社会科学》,2016年第9期 6。 义务教育法与中国城市教育收益率 - 基于断点回归设计刘胜龙,周少杰(通讯作者),胡鞍钢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2期 7。 省“政治CEO”和当地经济增长:业务和优秀? 徐磊,王伟龙 《经济研究》,2016年第1期 8。 中国人怎样才能有更高的幸福感?——基于中国民生指数调查 周少杰,王洪川,苏阳 《管理世界》,2015年第6期 9。 创新与传播:中国城市新型行政审批制度的兴起 朱旭峰,张有郎 《管理世界》,2015年第10期 10。 责任与利益:基于政策文献定量分析的中国政府间合作关系演变研究 黄翠,任彪,李江,赵培强,苏轼 《管理世界》,第12期,2015年 11。 信息技术应用政府运行机制研究——以J市政府网上行政服务体系建设为例 谭海波,孟庆国,张楠 《管理世界》,2015年第11期 12。 关于中国国家战略与外交战略的思考 楚树龙 《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9期 13。 针对公共管理范式的全球治理——基于“问题 - 主体 - 机制”框架的分析 薛瑜,于玉芝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第11期 14。 经济发展模式的二次转型:基于协同学的分析 唐柳,余巧,冼荣生 《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5。 整体知识与公共事务治理: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五年计划 严义龙,陆杰,胡鞍钢 《管理世界》,2014年第5期 16。 贫富差距扩大的政治影响——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东亚选举政治变化研究 郑振清吴永平 《管理世界》,2014年第11期 17。 系统风险控制与反投资研究 俞瑜,刘家鹏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18。 整个疾病范围内有限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分析 于乔,杜秀丽,赵昌文,林义新,高贤海 《经济研究》,2013年第10期 19。 中国用水户协会改革:政策执行的视角 王亚华 《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 20。 多代理模拟安理会改革与大国博弈 罗航;孟庆国 《管理世界》,2013年第6期 二十一。 职业教育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 基于中国农民工调查的实证分析 刘万霞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年第5期 二十二。 地方政府角色原型,利益选择和行为差异——基于政策过程研究的地方政府理论 赵静,陈玲,薛瑜 《管理世界》,2013年第2期 二十三。 监管,监管和市场发展:基于对中国基金业的实证分析 王林,余巧 《管理世界》,2013年第2期 二十四。 非政府组织的生态关系研究——从自我改善的角度来看 赵小平,王乐石 《管理世界》,2013年第1期 25。 政策过程视角下的政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 薛瑜,于玉芝 《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9期 26。 技术转移,“海归”与企业技术创新——基于中国光伏产业的实证研究 罗四平,余永达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11期 27。 我为什么要接受任务?:志愿者行为的可持续性研究——以大学生教育项目为例 罗伟,王天福 《管理世界》,2012年第9期 28。 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胡鞍钢,刘胜龙,马振国 《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3期 29。 利益模式和家庭消费 杨文辉 《人口研究》,2012,问题S1 30。 中美核能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王海滨何云 《经济研究》,2011年第6期 31。 21世纪和医学会的出现——彼得康拉德的解释《世界经济与政治》 韩俊红 《社会的医学化》,2011年第3期 32。 交通基础设施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 刘胜龙,胡鞍钢 《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3期 33。 王海滨 资源政治的进化差异 《经济研究》,2011年第2期 34。 中国财政支持的规模和影响变量——基于十年的制度改革经验 程文浩,卢大鹏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2期 35。 检查中国基础设施的外部性: 1988-2007 刘胜龙,胡鞍钢 《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36。 教育质量对区域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张海峰,姚先国,张俊森 《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37。 技术金融:理论创新与现实呼唤——评论赵昌文等《经济研究》 薛瑜,余巧 《科技金融》,2010年第7期 38。 它更好还是妥协?——中国转型期政策过程的解释框架与共识决策模型 陈玲,赵静,薛瑜 《经济研究》,2010年第8期 39。 有限理性,动物情感与市场崩溃 - 情绪波动与交易行为的实验研究 林舒,余巧 《管理世界》,2010年第8期 40。 增值税转型对中国就业和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陈宇,张欣,严恩辉,刘明 《经济研究》,2010年第9期 41。 个人权利:公共权力的界限和责任 贾希金 《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42。 西部大开发对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 刘胜龙,王亚华,胡鞍钢 《法学研究》,2009年第9期 43。 中国智库的社会功能薛宇,朱旭峰 《经济研究》,2009年第4期 44。 政治控制,财政补贴与道德风险: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理论模型 俞昊赵昌文 《管理世界》,2009年第6期 45。 论加强博士生培养质量机制的构建 薛鄂荣 《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46。 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朱树龙,王庆 《教育研究》,第12期,2007年 47。 社会科学中的伪造是否可能? 张扬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3期 48。 认知 - 心理,官僚 - 组织与议程 - 政治——西方危机决策视角的构建与发展 钟凯宾 《社会学研究》,第1期,2007年 49。 社会转型风险度量方法与实证研究 胡鞍钢,王磊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6期 50。 DEA方法在中国不同地区卫生生产效率评价中的应用 张宁胡鞍钢郑静海 《管理世界》,2006年第7期 51。 从国际视角看中国的发展:五大资本和总资本视角 王亚华,胡鞍钢 《经济研究》,第12期,2006年 52。 光荣的企业公私合作实践企业社会责任 郭培源,余永达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4期 53。 投资者“手写效应”与“赌博失误”的心理实验研究 林舒,余巧,唐振宇,周健 《管理世界》,2006年第8期 54。 中国的国情分析框架:五大资本和动态变化 胡鞍钢,王亚华 《经济研究》,2005年第11期 55。 海外子公司企业开展业务的战略选择 王铁民,周杰 《管理世界》,2005年第10期 56。 历史认知与中日政治经济关系:影响测量与博弈分析 齐志新 《管理世界》,2005年第9期 5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人类发展指数替代技术杨永恒,胡鞍钢,张宁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7期